Powered By Blogger

搜索此博客

2008年9月9日星期二

5.五行学说-中国古代自然哲学观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和它们的运动.五行理论来自于古代中国人民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学习.自古代以来,木、火、土、金、水就被认为是宇宙组成的基本物质,也是生命不可缺少的物质.<左传>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另一部经典著作<尚书>曰:水火用于炊煮,金木用于耕耘,土壤用于孕育万物,一切皆为民所用.这五种物质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并处于持续的运动变化之中.中医的五行理论,作为一种理论工具,通过分析和推理用于详细说明五种不同医学问题的性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它也用于指导临床的诊断与治疗.该理论如阴阳理论一般已称为中医理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五行理论进行归类
  在古代中国,五行理论不断发展渐致完善.后来,人们认识到自然界中的所有事物都能归属于五行中的一种.例如,木有生发伸展的性质,所以,任何有相似特性的物质都归属于木.火性炎上,因此,任何有相似特性的物质都归属于火.土有孕育万物的性质,因此,具有该性质的物质都属于土.金有净化和沉降的性质,因此,有金的性质的物质都归于金.水曰润下,因此,具有湿润、向下、寒冷性质的物质都属于水.以下的表格根据五行理论将部分物质进行了归类.
  五行当中存在生、克、乘、侮和母子相互影响的关系.生意味这一种物质可以促进、援助、产生另外一种物质,例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五行中的任何一行都有生我和我生的双重性质.五行的这种关系叫做"母子"关系.五行中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以木为例,因为木生火,故木为火之母;但是它由水所生,故又为水之子.
  相克意味着控制或抑制.相克的原则如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五行中的任何之一都有克我和我克两方面性质.例如,克木者为金,被木克者为土.
  五行中的生克关系是不可分离的.它们相互对立,也相互补充.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成长和发展;没有克就没有在发展变化中的协调平衡,过渡生长会造成危害.例如,一方面,木生火;另一方面,木克土;同时土又生金及克水.正因为克中有生和生中有克,自然界和生命才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过度生长会造成危害.因此,生克之间维持相对平衡是事物生长和发展的保证.
  这就是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人体的生理平衡来自于生克关系的平衡.这些关系将在以下的数据中阐述.
  然而,一旦五行中的任何一行变得过剩或不足,就会出现异常的相生和相克称作乘和侮."乘"指的是指五行中的一行会对较弱一行进行过度制约.因此,也称为"双重压制".例如,木过剩会过度抑制土,造成土的不足,叫做木乘土.这是事物之间相克失常的异常表现.
  侮指强制弱,这是一种病态表现,是一行失去对另一行的正常克制,而反被其克制.很显然,侮是相克关系的相反表现.例如,在正常情况下,金克木,但在木气过剩或金气不足时,就会出现木反克金而不是金克木,这就是"木侮金".因此,<素问>中说:"气有余,则制已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及,则已所不胜,侮而乘之,已所胜,轻而侮之".这是事物之间平衡失调的另一表现.
  "母子相及"指的是五行中的异常相生.我生者为子,生我者为母.这里的"及"意味着有害的影响包括"母病及子"和"子病及母".前者与相生的规则同,后者则与其规则相反.例如,正常情况下,水生木.当水病及木时,叫"母病及子";当木病及水时便叫做"子病犯母".

没有评论: